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综合资讯 > 国内资讯

坚守“三条红线” 保护长江水资源

时间:2017-03-02 来源:现代水利周刊
分享到:

1 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现代水利周刊:当前,长江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陈进:尽管近10年来,长江流域各大中城市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但长江水域承接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大,再加上农业面源污染,使长江水质总体改善程度不大,一些水源地非常规监测指标,如重金属、有机污染和营养物质等时常超标。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河网地区、城市附近天然湖泊和中小水库水域污染或者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大量耗水产业和化工企业聚集在长江干支流两岸,还有数十万艘船舶行驶在长江主要水系上,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风险较大。

  长期以来,长江干支流沿线地区95%以上城镇用水都使用地表水,而且主要是上游的客水,城市附近的备用水源地普遍缺乏或者水质不佳,主要城市供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抵御江河湖库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不足。

  长江水系水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明显。由于大量涉水工程建设、岸线和洲滩低效利用、水污染、河道采砂、航运和野生鱼类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影响,长江水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明显,珍稀和特有物种(如鱼类)生存困难,野生鱼类资源量大幅度减少。

  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差。长江流域普遍存在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效率低的问题。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综合监测体系不完善,各地区和各部门协调不够,综合监督和管理能力不足。

  陈学福:近年来,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长江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一些问题凸显。

  一是保护和开发的问题。虽然流域水资源较为丰沛,但用水较为粗放,水污染、水生态损害问题较为突出。湖北省重化工企业多沿江分布,沿江部分城市存在岸边污染带,汉江“水华”时有发生,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突出。

  二是水资源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发生变化,清水下泄对长江河势影响逐步显现。长江干堤仍有局部重点堤段防洪标准不达标;干流河道内洲滩民院防洪标准较低,洪水威胁依然存在。同时,荆江支流进水时间延迟、断流时间提前,部分灌溉闸春灌时难以引水。

  三是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在国民经济规划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四是本流域用水和外流域调水的问题。长江流域在承担保障本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任的同时,也承担着南水北调向外流域调水的重任,需要科学调度水资源,以实现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共赢。

  2 水资源是决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现代水利周刊:此时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有哪些主要意义?对长江水资源保护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陈进: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是中部崛起的主要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习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思路的重庆讲话一周年之际及国家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下发半年之际,湖北省出台《决定》,是对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及规划纲要的必然响应。《决定》的出台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定下了总基调。湖北省是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又是三峡、丹江口水库等国家重要水源地,保护水资源对于本省及国家水安全保障都十分重要,强调“生态优先”可以使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必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经济发展,强调“绿色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可以减少入河排污总量,对于水资源保护十分必要。 

  现代水利周刊:水资源保护对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陈进:水资源能否满足水功能要求,是决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传统的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般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三高(高污染、高消耗和高排放)产业和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这样的发展模式显然不适合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要求,这样不仅会进一步损害中西部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加重地区间发展水平和环境的不平衡。

  所以,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应该定位为绿色、健康、美丽、和谐。绿色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绝大部分的产业、企业及其产品应该建立在资源的高效利用、严格的污染物质排放和最低的生态环境影响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也有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健康表示长江必须满足防洪和供水安全,并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人和生态系统都健康;美丽表示要尽量保留长江自然的地理、地貌和水文环境、壮丽景观和文化遗产;和谐表示人与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使长江流域成为宜居、文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地方。

  3 在长江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必须将“三条红线”捆绑在一起,并加强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

  现代水利周刊:如何做到坚守“三条红线”,切实保护和科学利用长江水资源?

  陈学福: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拥有最长的长江干线,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近几年来,湖北省水利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保护长江母亲河作为全省水利工作基本方略,努力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长江经济带保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全省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任务顺利完成,推动出台了一批规范性文件,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已基本建立。省委、省政府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相关指标纳入对市(州)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规划水资源论证,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实行计划用水,强化用水全过程监管。开展重点河流纳污能力核定,严格化工园、工业园排污口审批。开展节水型企业、灌区及公共机构创建和节水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三创五进”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严格水行政执法,对触碰“三条红线”的行为“零容忍”,实现了全省“十二五”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达标控制目标。

  二是实施江河湖库综合治理与保护。组建了省湖泊局,出台了《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行“一湖一勘”“一湖一档”“一湖一责”“一湖一策”“一湖一规”“一湖一景”,把全省100亩以上的755个湖泊分两批列入保护名录,明确湖长和保护策略,启动湖泊保护总体规划和湖泊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并采用卫星遥感遥测技术对涉湖违法行为实施监控。大力实施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四湖流域综合治理等百湖(河)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积极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治,江河湖库的综合治理与保护进一步加强。

  三是强化长江岸线管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开展长江重点堤段加固和崩岸整治,积极推进洪湖分蓄洪区东分块、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与河道整治等重点防洪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构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对打击长江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通过多年建设管理,湖北省长江干堤已基本形成“一堤一路、两林护岸”的景观长廊。

  陈进:长江是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水污染引起的水质性缺水,根源是污染总量大,污染源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所以,在长江流域进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必须将“三条红线”捆绑在一起,并加强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例如,水功能区管理目标达标,可以增加可供水量,水质性缺水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用水效率提高,可以减少用水总量和入河排污量;用水总量控制好了,也可以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和减少排污量。

  长江流域总量控制必须与水功能区管理目标结合,才会有动力,而且需要细化,例如长江流域水量分配或者用水总量指标确定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确定流域或者行政区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或者可分配水量;二是确定各行政区域的用水份额及其相应的河段、水库、湖泊和地下水开采区域控制指标;三是确定不同来水频率或保证率的各行政区域年度用水量及相应的调度计划;四是确定预留的水量份额及其相应的河段、水库、湖泊和地下水开采区域要求;五是确定跨行政区域河流、湖泊的边界断面流量、生态流量、最小流量、预警流量、最小控制水位、水质指标等及跨行政区域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等控制指标。

  4 构筑规划体系,采取多项措施,保护好长江水资源

  现代水利周刊:如何结合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新发展理念,加强长江水资源保护?

  陈学福:一是构筑规划体系引领长江保护开发。充分考虑长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好开发与保护、兴利与除害、水调与电调、用水与航运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岸线保护利用规划、水资源节约保护等专项规划及水量分配方案,加强长江水资源统一规划和调度,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生活用水,保障生产用水,留足生态用水。科学规划、高效利用长江水资源和岸线资源,优化长江沿线取水口、排水口布局,确定水域及岸线主导功能,划定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严格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对保护区,需禁止不利于水域功能保护的活动;开发利用区,应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有的要限制性开发;保留区是专为今后开发利用预留的水域,原则上应维持现状不开发,尽可能“留白”,为后人永续发展留足空间。

  二是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建设必要的引调水工程和区域水网工程,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让水“活”起来,更好发挥水体的自净能力。严格控制排污总量,让水“清”起来,清水入河、入湖、入江。加强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区、水源涵养区、湿地保护区保护与修复,推进生态脆弱河的生态修复,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开展退耕还湖、退养还滩,禁止擅自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三是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应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步伐,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减轻面源污染。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普及节水工艺和技术,推动重点企业、高耗水行业节水工作,加强中水回用和非常规水利用。实行用水定额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发挥水价在节水中的杠杆作用。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活动,促进全社会节水。

  四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严控用水总量。推行用水定额管理,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功能管理和排污口管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行纳污总量控制,改善江河湖库水体水质。完善省、市、县 “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把相关指标落实到江河控制断面、各级行政区。强化指标刚性约束,将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实行严格的监管措施,让水资源管理“红线”真正成为水环境“警戒线”、水生态“保护线”。

  五是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重要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推进主要支流及重要河流治理,启动重点湖泊综合治理,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突出抓好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各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陈进: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长江干支流堤防及岸线不仅是防洪基本的保障,也是发展航运的重要资源,需要在保障防洪安全和生态屏障功能基础上科学利用,需要空间均衡和系统治理,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在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方面,应该在推行河长制基础上,实行水陆统筹、联防联控和流域分级共治,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水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方面,在加强水生态监测基础上,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水域岸线管制,科学推进重点江段和湖泊等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

  今后长江水资源保护的难点是面源污染控制,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应加强水岸带生态屏障带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整治,消减面源污染总负荷。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    客服热线: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扫一扫

水务论坛公众微信

关注有惊喜